5 月 10 日早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微博发文,袒露了自己过去一个多月的心路历程:“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此番言论迅速进了热搜榜,外界纷纷猜测雷军艰难心境背后的原因。回顾近期小米的发展动态,一系列挑战或许正是造成雷军压力的根源。
3 月 29 日,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将小米汽车推向风口浪尖。小米官方回应称,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这起悲剧发生后,围绕小米智驾的可靠性、车辆燃烧等问题,舆论争议不断。由于官方调查报道一直未能发布,这期间小米汽车遭到质疑,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消费者们对雷军的信任度也有变动。
与此同时,小米 SU7 Ultra 车型也风波不断。先是有多名博主称,小米 SU7 Ultra 更新 1.7.0 车机版本后,车辆动力输出受限,原本宣传的 1548 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日常仅能使用约 900 匹马力。尽管小米汽车工作人员回应称该 OTA 升级为内部灰度测试且已停止推送,但此事件已引发众多车主不满。部分车主觉得购买 SU7 Ultra 就是冲着强大马力,如今动力被“腰斩”,深感被欺骗。
而在碳纤维挖孔机盖一事上,小米 SU7 Ultra 同样深陷舆论漩涡。小米 SU7 Ultra 刚上市时,官方推出限时改配政策,大批用户为追求炫酷效果,纷纷选装价格高达 4.2 万元的“挖孔碳纤维机盖”。然而,在“挖孔版”开启交付后,不少用户发现量产车型挖孔效果与官方宣传大相径庭。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有博主拆解车辆发现,SU7 Ultra 挖孔机盖版前机盖内部结构与普通版一致,风道处进行“可视化烟雾”测试无任何动静,用鼓风机吹风,机盖处纸巾也纹丝不动,这表明该车机盖并不具备宣传中的贯穿风道。
由此,网友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认为车主花高价选装,换来的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散热效果与 1.3kg 减重,“挖孔机盖”被讽为“智商税”。
5 月 7 日,小米汽车回应称对信息表达不清致歉,称机盖具备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同时,针对未交付订单,提供限时改配回铝制前舱盖服务;对已提车及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该款机盖的锁单用户,赠送 2 万积分。不少车主表示认可,他们选装主要是为了外观辨识度,而非性能提升!
不过,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分车主维权退车的声音,这无疑让小米汽车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这一系列负面事件发酵期间,小米宣布将派量产车征战纽北赛道,试图借此彰显车辆性能。
这本是小米汽车想要展示实力、提升品牌形象的举动,却在当下负面舆论的大环境下,遭到网友无情吐槽。
不少网友直言小米又在营销上下功夫,在车辆实际问题尚未解决、消费者信任缺失的情况下,这般操作显得本末倒置。他们认为,小米此时应专注于解决产品质量、售后等实际问题,而非急于制造噱头。
此前小米汽车凭借高调营销吸引了众多目光,可如今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体验与信息的准确传达,小米此举无疑是将自己置于更尴尬的舆论境地,让雷军肩上的压力愈发沉重。
作为小米汽车业务的核心推动者,雷军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处理危机,他不得不取消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全力应对这场信任危机。
在业务受挫的同时,网络上还传出了不少对雷军和小米不利的传闻。有消息称小米员工上班时间不少于 11.5小时
而在产品方面,有爆料指出小米空调是由长虹代工。虽然代工在制造业中是常见模式,但部分消费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小米在空调生产环节缺乏足够的自主掌控力,担心产品质量和售后等问题。
这些负面传闻,无论真假,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小米的企业形象,让雷军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面对内外部的重重压力,雷军积极做出战略调整。他卸任小米之家执行董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汽车和 AI 领域。这一决策旨在集中力量推动小米在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然而,这一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汽车业务至今尚未盈利,2024 年净亏损 15 亿元,且北京工厂年产能 15 万辆的瓶颈,制约了交付目标的实现。如何在短期内维持公司业绩稳定,同时保证对汽车、AI 等长期战略业务的投入,成为雷军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艰难时期,雷军也收获了来自用户和同事的支持。他在微博中特别提到,网友的留言给予了他莫大的信心。而小米团队在危机时刻的协作精神,也成为他走出困境的重要支撑。2025 年正值小米成立 15 周年,多年来积累的创业精神,如高管与员工同甘共苦的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成为小米穿越困境的底气。
雷军此次坦诚分享自己的艰难时刻,展现出一位企业家真实的一面。在面对诸多挑战时,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在低谷中沉淀、思考,积极调整战略,努力寻找破局之道。正如他所说,这段时间的思考让他有所收获。相信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将凭借自身的韧性和创新能力,逐步克服当前的困境,在接下来的科技竞争中重焕生机,继续践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使命。